12月21日上午,我校2024年“远标杯”课堂教学竞赛决赛在校多功能厅隆重举行,高天宇、马永良、卢有志、吴馨怡等4名青年教师在决赛中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
本次“远标杯”课堂教学竞赛自启动以来,历时近一个月,分为老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竞赛课两个阶段。在竞赛课阶段,共有45名教师参与,他们分为文、理两组进行角逐。初赛阶段,14名教师脱颖而出,进入复赛。经过复赛的激烈竞争,最终4名教师成功晋级决赛。为了在决赛中呈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校名师团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悉心指导;青年教师虚心学习,精心设计教案,反复试教磨课,不断提升教学艺术水平。杯赛呈现出名师领航、青年奋进、团队争优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新气象。
殷切寄语
赛前,校长范希娟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她强调了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鼓励教师们持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同时,她就赛课活动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勇于创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二是潜心钻研,提高专业素养;三是牢记使命,培植有效课堂。范校长希望通过竞赛活动加强教研氛围,共享教学成果。最后,她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决赛回放
在教学展示过程中,各位赛课教师将现代教学理念与先进教学方法融入课堂,充分展示了优良的学科素养与独特的个人风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以问题引领为纲,以学生思考为线,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课堂复述、反馈总结等教学环节,获得知识的生成、学习的乐趣、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构建出精彩和谐的高效课堂。
数学课:《等比数列前n项和》
高天宇老师的课堂以A系列纸张的生成导入,从具体生活情景中抽象出等比数列模型,带领同学们通过对比,归纳猜想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利用错位相减的方法对猜想进行证明,整个课型设计由具体到抽象,由定项到不定项,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会了归纳、猜想、证明的宏观方法,提升了归纳意识、分类意识、方程意识,提高了数学建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四大素养。
地理课:《区域产业发展(331地区为例)》
马永良老师的堂课教学设计以“制造株洲—智造株洲—志造株洲”为主线,以“一座红楼的兴衰”为支线,带领同学们一起了解株洲331地区的产业发展历程,回顾70年来红楼由兴到衰再复兴的历史,并利用AI技术“复活”红楼建设者与同学们进行对话。教师巧设红楼应该拆除还是保留问题,创设“听证会”情境,同学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身份角色来阐述自己的立场。这样的情境设计培养了学生对经济发展与历史文物保护的辩证性思考,实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素养目标。
物理课:《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卢有志老师通过电磁炉加热冷水的实验,生动揭示了涡流原理及其热效应,引导同学们探讨涡流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发电机、变压器中铁芯的设计原理,同学们深入理解了涡流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堂上,同学们还分组探究了电磁阻尼现象,解析了灵敏电流表保护机制,探讨了电磁驱动原理,理解了安培力对导体运动的影响和磁场与导体相对运动产生的物理效应。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物理应用能力。
历史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吴馨怡老师身着五四时期青年装,以一名五四运动女学生的角色带领同学们沉浸式的探索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堂以株洲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何孟雄同志的生平切入,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巧妙利用AI技术结合图文、视频等载体,运用油画、表格、报刊文字等多种史料引导学生对历史信息进行解读,通过何孟雄同志生平大事年表将课程内容与人物进行紧密结合,加深了同学们对人物的了解,降低了学生的记忆难度,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与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专家点评
张建军老师对此次决赛四堂课分别作了点评,并对本次杯赛的特点作了提炼总结。
高天宇老师,张老师用四个“好”进行了点评:专业功底好,内容设计好,语言表达好,学科特色体现好。
马永良老师,张老师用四个“有”进行了点评:有心,课堂讲的内容是区域地理,马老师就地取材以身边的三三一红楼为案例,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搜集了很多素材,精心设计了问题;有人,他眼中有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有效,他的教学方法非常有效;有趣,他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身边非常有趣。
卢有志老师,张老师用“四化”进行了点评:物理生活化,课程育人化,板书结构化,素材多样化。
吴馨怡老师,张老师用“两导两主”进行了点评:两导,即充分的导学和导思,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追问,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两主,即以人物为主线,事件为主题,通过何孟雄同志的故事,将中共一大的召开和五四运动有机结合,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课程内容。
张建军老师用“素养导向、有效教学、雏雁群飞”12个字概括了本次比赛的特点。他指出,参赛教师们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充分体现了暑假培训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遵循了“二导三为四化”的原则,特别是情景化、问题化和结构化的教学方式,表现尤为突出。张老师同时强调,老师们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上需要特别关注学情,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荣誉时刻
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的层层角逐,马永良老师获得特等奖,高天宇、卢有志、吴馨怡老师获得一等奖,张迎、张洪涵、马语声、肖亚、芦武、王帆、黄超、段鑫、王慧芬老师获得二等奖,李雨婷老师获得教坛新秀奖,学校领导分别为获奖教师颁奖。
本次“远标杯”的成功举行,体现了我校实行的领雁、雏雁、群雁计划实施取得了新突破。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效”的教研方针,在“三雁”战略的引领下,打造好头雁领航、雏雁展翅、群雁齐飞的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方阵,为学校教育品质的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石。